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>創(chuàng)意策劃>創(chuàng)意文案>詳細內容
做天下最美的軟文之二十四:軟文叫賣軟,品牌硬
作者:千金方略團隊 匡振慶 卞偉 時間:2009-2-20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夜幕降臨,一群小商小販們結伴出現(xiàn)在路燈低下,當街叫賣水果、面條混沌,個個像王婆似的爭相向路人叫賣自己的“商品”及服務。這是原始的叫賣廣告。
上個世紀八、九十年代的電視廣告也是叫賣式的粗放形式廣告,瘋狂叫賣,產品很快風行全中國。
今天,叫賣式廣告已退出歷史舞臺,含蓄而內斂的軟性廣告,叫賣“軟”,品牌“硬”。軟文著重通過含蓄的表達方式,向大眾傳達著產品的品牌及服務,直接的目的是產品銷量迅速提升,間接目的是締造產品品牌。
看看這個賣瓜的故事,在果品公司批發(fā)市場里批發(fā)的西瓜有十多個品牌,賣得都不錯,有幾個品牌早上剛進市場就被搶光,就像數(shù)年前水果小販漏夜等候瘋搶麒麟瓜一樣。
往年西瓜銷售旺季,水果攤上都會豎著標明品種的紙牌,其中麒麟瓜風頭最健,凡是花皮西瓜都以麒麟瓜叫賣。
但是,現(xiàn)在的情況不一樣了,更多西瓜開始豎起品牌大旗。x玉麒麟、x八戒牌西瓜……“以前消費者買西瓜要一看二摸三聽,買回去還不一定保險,現(xiàn)在隨便挑,也保險!”一位水果攤主說。
品牌就是信任,不需要叫賣,質量和品牌就是保證,消費者放心。西瓜品牌化后,賣出了更好的價錢,中間省掉“王婆賣瓜,自賣自夸”環(huán)節(jié),使得廣告成本大大降低。
現(xiàn)在,人們越來越理解炒作的必要性,炒作效果也常常讓老板們喜出望外,但炒作不是叫賣。品牌廣告也離不開炒作。在當代這個物種多,品類多,同品類產品更多的社會,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產品從眾多相似產品中獨樹一幟,引人耳目,提高名氣,炒作正是一種能夠吸引公眾聚焦,最終把公眾注意力轉化為銷售額,提升品牌資產的最佳方式。
但是不是所有新聞報道都能夠抓住公眾眼球、產生轟動效應的,所以需要策劃出具有震撼力的創(chuàng)意,挖掘出以前沒有被發(fā)現(xiàn)的價值。而這需要企業(yè)和策劃者的共同努力,需要緊追熱點,結合品牌特點,靈活變通。新聞炒作最好的形式是思維創(chuàng)新、品牌傳播和事件營銷三個層面的有效結合。若想使新聞一出來就獲得轟動效應就要有大創(chuàng)意。只有前所未有的,讓大眾耳目一新,看了就非常感興趣,樂意向別人作大量宣傳的新聞炒作才是成功的炒作,而不是一板一眼的“叫賣”。
雖然說不管黑貓白貓,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,但是叫賣在軟文篇幅中應當盡量規(guī)避叫賣的出現(xiàn),文字盡可能內斂含蓄,最好潤物細無聲的傳達給消費者產品的信息。
營銷軟文是企業(yè)在銷售過程中利用或者創(chuàng)造新聞,以求達到宣傳企業(yè)或產品的特殊廣告表現(xiàn)形式,不是叫賣廣告形式,其操作動機主要是追求商業(yè)利益,主要特點是文體介于新聞和廣告文之間。當然,一篇上好的營銷軟文讓讀者不會感到有一點點“叫賣”味道。
營銷軟文的操作一旦成功,確實會給企業(yè)或者產品帶來出乎預料的宣傳效果,起到推動銷售的作用,甚至會令企業(yè)或者產品迅速竄紅。因此,低成本擴張策略的老板對軟文情有獨忠,也使一少部分企業(yè)從中嘗到了許多甜頭,“腦白金”、 “海爾”、“格力”等就是軟文營銷受益者和追隨者。
千金方略機構認為,改變“叫賣”的歷史,是軟文營銷的一大特色,走進更文明、更衛(wèi)生、更健康的“品牌和質量”新征途,已經是軟性廣告的大勢所趨。
匡振慶:營銷企劃與品牌傳播資深人士。專業(yè)致力于醫(yī)藥保健品、快速消費品等行業(yè)企劃全程策略、市場調研、品牌推廣等工作,是《醫(yī)藥經濟報》、《醫(yī)藥導報》、《當代醫(yī)藥市場》、《中國醫(yī)藥保健》、《經營者》雜志等多家媒體的財經類特約撰稿人。曾成功服務過國內多家知名保健品品牌。擅長以貼切的文案與獨到的營銷思維提供"實戰(zhàn)、實用、實效"的營銷方案。專業(yè)網站專欄作家,F(xiàn)任國內知名行銷機構高級策劃專家。聯(lián)系電話:0510-5795539,013914124697,Email:1234564155@163.com